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暖流”
- 發布時間:2024-02-29 08:20:55
- 來源:中宏網
今年春節長假,國內旅游市場一片“熱辣滾燙”,繁榮有序,出入境旅游市場也高度活躍。據同程網發布的《2024中國居民出境游需求趨勢前瞻》顯示,隨著國際航班和簽證政策的便利,中國居民出境游的意愿持續上升。
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2024年我國出入境旅游市場將加快復蘇,全年旅游人次將超過2.64億人次,國際旅游收入預計超過1070億美元。多國旅游局也錨定2024年寒假、春節長假推出冬季路演和品牌推介活動,如斐濟旅游局、新加坡旅游局、瑞士國家旅游局都推出了面向中國游客的旅游產品,“爭搶”中國游客。同時,中國游客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青睞有加,據《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游客在泰國、西班牙、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埃及、斐濟、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古巴等國家和地區平均停留時間均在3天。截至2003年6月底,我國已與144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文化和旅游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為中國出境游的發展提供蓬勃生機,中國游客的消費習慣也正在重塑海外目的地的商業形態,為全球旅游市場注入強勁動力。可見,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正在為其他國家的產品和服務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多國均從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受益。
出境游市場的火熱體現了中國老百姓消費升級的需求,意味著中國人民已經走上“富起來”的道路。普通家庭的年貨不再局限于吃穿用度,而是出現了明顯的消費提升,文化消費、高檔消費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春節經濟的崛起拉動了世界經貿發展。一些海外商家敏銳地捕捉到中國春節消費升級的商機,如德國的汽車、食品和化妝品借助春節開展了多種促銷活動,吸引中國消費者。中國春節已經成為世界性節日,其經濟外溢效應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其影響如下:
第一,春節購物季拉長了全球購物高峰,為全球創造了新供給和更多就業機會,也為全球經貿發展創設了新契機;
第二,提升了中國的“買方”地位,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消費需求開始讓全球市場理解和適應中國人的文化習慣、品質需求等,既平衡了多國與中國之間的逆差,也為他國產品開拓了廣闊市場;
第三,國際商業結構、服務需求日益趨向中國市場偏好。中國春節經濟迸發出的強勁活力逐漸改變了國際商品需求的結構組成,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開始著重考慮中國消費者的節日需求,全球購物節呈現“圣誕+春節”模式,春節購物季正在推動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國際貿易數字化模式興起。
據此,春節假期正在為各國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契機。
春節經濟在世界的興起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春節蘊含著中華文化和睦、和諧、和平的精神內核。在中國人民共享喜樂祥和的同時,中國推動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不僅承載著中國政府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更向世界傳遞了希望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攜手同行的美好愿望。埃及駐華大使阿西姆·哈奈菲贊賞道,在動蕩不安的當今世界,各國人民更需要重要節日所帶來的幸福感,而中國春節正是全球共享美好時光的又一個契機。
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將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多發展機遇。無論是應對共同挑戰,還是保持世界經濟平衡、可持續復蘇,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要素所釋放出的商業潛力都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春風暖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敞開大門,誰來同我們合作都歡迎。”隨著中國14億人民集體邁入全面小康,中國必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以更大魄力彰顯大國擔當。(作者:劉琳,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