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戰略引領,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
- 發布時間:2024-01-30 17:24:48
- 來源:中宏網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從1月23日起,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訪華前夕,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表示,烏中關系持續蓬勃發展,達到歷史最好時期。烏中在國際舞臺上相互支持,建立深厚友誼,成為國際多邊合作的典范。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烏決定發展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筆者認為,中烏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到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關系再上新臺階,這既是前年絲綢之路下歷史友好的傳承和延續,也是兩國應雙邊關系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中國同中亞國家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體現。新的歷史起點,兩國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必將為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保駕護航。
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是中烏關系在更高起點上發展的基礎。回首過往,“相互支持”是習近平與米爾濟約耶夫兩位老朋友會晤時常談的話題,中烏兩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中烏相互支持,在推進各自發展戰略方面相互助力,在共建“一帶一路”相互共享發展成果。2022年9月,在中烏建交30周年之際,習近平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歷史性訪問。訪問中,習近平在接受米爾濟約耶夫授予的“最高友誼”勛章時,還特意引用烏茲別克斯坦詩人納沃伊的名句:“沒有比生活在友誼之中更美好的事情。”就像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時強調“中烏是延續千年的友誼”。中烏同為文明古國,絲綢之路見證了兩國人民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近年來,中烏關系不斷蓬勃發展,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國的老朋友,兩國領導人更是結下了深厚友誼,從2022年撒馬爾罕到2023年的西安,從2013年的塔什干再到2024年的北京,兩國領導人常來常往,為兩國關系擘畫了戰略藍圖。
人民友好、地方交流、民間外交是中烏兩國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烏兩國人民友好為兩國人民相知相識奠定基礎。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國與國關系發展的根基在于人民,中烏兩國友誼具有千年歷史,絲綢之路將兩國人民的情誼深深牽連。回望中烏兩國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的每個重要時刻,都離不開兩國人民的雙向奔赴。從中烏聯合修復希瓦古城歷史文化遺跡跨越百年歷久彌新,到“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通車見證“一帶一路”惠民、利民,中烏民間交流始終是兩國關系的發展基礎和力量源泉。地方交流搭起中烏外交橋梁。上海與塔什干作為姐妹城市,友好往來已有30年,今年恰逢上海與塔什干結好30周年。塔什干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上海是“絲綢之路”上的橋頭堡,同時,塔什干作為中亞地區經濟重鎮,是上海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塔什干企業熱衷于參加上海進博會,把更多的烏茲別克斯坦的商品和服務帶到了上海,兩個城市在兩國元首的引領下,于1月22日簽署了新一輪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地加強了各領域的交往和合作,增進了地方交流、促進了民心相通。兩國民間外交助力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隨著時代發展和形勢變化,民間外交日益成為穩定國家關系、傳播人民友誼、促進務實合作、開展文明對話的重要渠道和寬廣舞臺。中烏兩國十分重視民間外交在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兩國智庫不斷合作、高校聯盟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界人士聯誼為“一帶一路”項目落地貢獻力量。
兩國關系的新定位象征著新的發展,兩國將在新時代堅定不移地推進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當前,兩國關系升級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關系更加強調“全天候”,它象征著無論在任何國際情勢下,無論面臨何種挑戰或壓力,兩國都能保持其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和友好性,意味著中烏兩國將在政治上高度互信、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堅定相互支持。這一點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多邊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時代,中烏兩國將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作者:孫祁,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區域經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