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向縣域下沉
- 發布時間:2024-01-01 11:01:58
-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11月29日,以“抓機遇爭作為走在前”為主題的新時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陳文玲做了題為《縣域經濟將發生歷史性、顛覆性、革命性變化》的主旨演講。
我國的GDP自改革開放以后,每七年翻一番,到目前已經超過120萬億。陳文玲表示,我國GDP發展最大的發展潛力、引擎實際上是在縣域,整個中國經濟發展從格局上看正在出現“四個下沉”,這將極大提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是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向縣域經濟下沉。很多的頭部企業現在選擇的是有競爭力的縣域,因為這個地方成本低,而且勞動力,特別是高端勞動力正在回流,它成為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重構和構建以內循環為主體的國際國內大循環、雙循環格局的承載力。
第二是重大投資和重大項目向縣域經濟下沉。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推進以縣域為載體的城市化建設,城鎮化建設,對促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從補齊縣城短板弱項,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展開工作。
第三是市場和消費正在向縣域經濟下沉。比如說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絡店鋪、直播帶貨,可以說縣域經濟已經成為前沿,或者是主戰場。比如說現在直播帶貨的現場就在鄉村,就在縣域。
第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下沉?,F在黨中央、國務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點是促進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向縣域經濟延伸,提高縣城與周邊大中城市互聯互通水平,擴大干線鐵路、高速公路、省干線公路覆蓋面,提升縣域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完善縣城教育、醫療、養老等條件,并向鄉村延伸。
新時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由新華通訊社指導,新華社江蘇分社、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新華每日電訊、瞭望周刊社、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包括主論壇和多場分論壇活動。(來源:綜合新華社、南通日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