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東北全面振興
- 發布時間:2023-09-25 13:44:58
- 來源:中宏網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哈爾濱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要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這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關鍵的著力點。
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長期以來,傳統制造業占據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改造升級“老字號”成為當前發展的重要任務。應緊緊抓住數字技術變革機遇,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東北地區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加快傳統制造業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推動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加快打造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調、服務化延伸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以建設工業互聯網為抓手,推動行業全鏈條數據的協同共享。加強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數字技術應用,增強工業基礎支撐能力。
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開展研發活動積極性,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東北地區擁有一批大國重器的領軍企業和創新實力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優化“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組織方式,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組織龍頭企業牽頭構建創新聯合體。積極培育產業園區,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航空裝備、新能源裝備、先進電力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創新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集聚。加強對口合作,建立與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等地的多層次、寬范圍、廣領域的合作體系,促進生產要素和產業有序轉移。加強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和工業基地,擁有一大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戰略地位。要以“五大安全”為引領,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在推動裝備制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東北的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生物、大數據等新興特色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臨港臨空產業、電子商務、冰雪經濟產業等產業布局,加快發展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大力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旅游、養老、健康、文體、休閑等產業。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應大力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著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進一步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鼓勵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當好現代產業鏈“鏈長”,增強大局觀和使命觀,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合協同發展,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控制力;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靈活高效的經營機制、激勵相容的激勵機制以及監管適宜的監管機制等制度體系,推動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提升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結合東北地區資源稟賦,加強中央企業在東北地區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央地合作模式,要圍繞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推進中央企業與東北地區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產業鏈供應鏈。【作者:何地,遼寧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研究員;齊琦,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決策咨詢部講師;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L22BGL053)、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2023lslqnwzzkt-01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