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青青草_内射合集对白在线_www嫩草_4虎av_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_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對話陳文玲:不能自己看衰自己,要避免“經濟增長焦慮”

  • 發布時間:2023-06-27 11:49:13
  • 來源:財視傳播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需要對一些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厘清和正確判斷。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這些問題,我們可能會自己看衰自己,導致‘經濟增長焦慮’或者陷入話語陷阱,或西方的理論陷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日前與財視傳媒對話時如此表示。

  陳文玲對中國經濟復歸2019年的增長軌跡持審慎態度,“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需要耐心等待,再燒一把火”,“降的時候也著急,升的時候也著急”,陳文玲認為,對于GDP增速問題看待要“理性客觀”。對于“去美元化”,陳文玲認為一些人“預期有點前置”,同時她認為,對人民幣國際化不能誤判,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人民幣走勢的研判,她認為與貿易結構關聯度也很大。

  作為經濟學家和國家智庫專家,多年來陳文玲參加了中央一些重大文稿起草。在國務院研究室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工作期間,呈送領導同志的參閱報告,多次得到國家領導人肯定或重要批示,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一部分轉化為國家戰略、規劃或政策。

  陳文玲的思路非常清晰,視野寬闊格局宏大,對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趨勢有著深邃而細微的洞察力,“我們不回避問題,但也不要把不是問題的看作問題。我認為問題集中在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厘清看法及一些認知偏差。”

  以下為對話實錄:

  財視傳媒:陳老師,很高興再次與您交流。5月國民經濟數據同比普遍回落,您如何看今年中國經濟復蘇的進程?有哪些問題目前亟待解決?

  陳文玲:今年前五個月的經濟形勢相比去年實際上已經出現回暖跡象。我在5月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將今年經濟增長走勢分為四個階段:修復、恢復、反彈、復歸。

  根據前五個月的情況來看,修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領域出現了結構性恢復的跡象,比如線下消費和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結構性突破。我之前預計,強勁反彈時間在第二季度以后,從1-5月份整體情況來看,還沒有達到強勁反彈的程度,特別是在住房消費、汽車消費和大宗商品消費等領域,雖然已經有強勁恢復,但全面強勁反彈還沒有到達預期的程度。

  我認為,下半年如果政策調整到位,經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有一些領域會強勁反彈,重回2019年經濟增長的軌道,即經濟增長實現5-6%的突破,回歸到6%以上的軌道。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回歸是否能夠完全實現,還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有待于再燒一把火。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需要對一些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厘清和正確判斷。這些問題包括對基礎理論和基礎判斷的理解和認識。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這些問題,我們可能會自己看衰自己,導致“經濟增長焦慮”或陷入話語陷阱、西方的理論陷阱。如果把不是問題的事情當作問題,這會影響信心。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財視傳媒:您剛才談到“一些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是指什么?去年中國GDP絕對量占美國GDP的量是降低了,2021年為78%,去年降到74%,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您如何看GDP增速問題?

  陳文玲:我們不回避問題,但也不要把不是問題的現象看作問題。我覺得問題集中在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厘清看法及一些認知偏差。

  第一個層次:如何看待GDP增速。看GDP增速,是看增長率,還是看增長量?

  現在增長率毫無疑問是下了幾個臺階,從9%以上的增速到7-8%,6~7%到6%以下,現在是5%左右的增速,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下。

  下臺階的同時,我覺得有兩個東西并沒有同步下,而是在繼續上。一個是經濟增長的絕對量沒有下,盡管去年的GDP增速不盡如人意,僅為3%,但總量還是從11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21萬億元人民幣,絕對值增加了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GDP總量。

  另一個是經濟增長的質量沒有下,經濟增長的質量絕對在穩步提高。不管是我國的創新能力,還是制造業邁向高端、中高端的進程,還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在優化,區域發展的結構也不斷在優化。共建“一帶一路”這10年形成了內外聯動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帶動作用和支撐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到,從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再到低速增長,這是所有經濟起飛國家共同的發展規律。中國經濟體量在1978年還不到2000億美元,到現在已經達到121萬億人民幣,18萬億美元以上,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7%上升到18%左右。

  我覺得增長率雖然降低了,但絕對量增長了,增長率下來了,但質量上去了,率沒有那么高,但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量中占比有絕對的優勢,過去10年中中國增長占世界經濟增量平均為38.63%,去年仍達到了30%以上。按照IMF、世界銀行、OECD(組合組織)等機構的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都在5%以上,IMF預測是5.6%,OECD預測是5.3%,世行預測是5.2%,中國占世界經濟增量會達到35%左右。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經濟加起來會占世界增量的50%,整個亞洲經濟會占世界經濟增量的70%。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增加了,不管是率還是量。今年經濟增長率達到5%左右沒有問題,國際組織預測都在5%以上。現在有些人看中國GDP增速,降的時候也著急,升的時候也著急。我們這個民族有憂患意識,但我認為,我們的憂患意識應該理性客觀,需要從歷史性的、結構性的、全局性進行系統分析。這是第一個視角。

  再一個視角,我們看GDP增速,是看GDP還是GNP?GDP增速這幾年確實連續下降,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10年以來,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超過200份合作文本,中國在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與所在國以及第三方共同投資超過3000個投資項目。但這些投資項目在境外產生的增量GDP,并沒有完全計入全部GNP的范疇。

  需要進一步探討中國GDP和GNP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目前中國企業在境外已經創造了大量的GNP,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投資尚未產生收益,需要長周期才能實現收益,現在屬于打基礎的階段。我認為是用GDP還是用GNP,也到了該調整的時期,把GDP衡量改成GNP衡量,可以將在境外創造的GDP一并計入GNP,便于全面了解中國在國際化大背景下的經濟發展總體情況。

  第三個視角,中國與美國相比,去年中國GDP絕對量占美國GDP的量的百分比是降低了,2021年為78%,去年降到74%,很多人對此有一些質疑。我覺得有兩個誤區:一個就是美國去年經濟總量上升,但通脹率月均為7.5%,再一個是美元對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貶值幅度去年一年超過9%。在這樣的情況下,兩項相加達到16.5%,剔除一些其他因素,中國GDP總量占美國GDP總量的比重有可能比2021年還要高。

  有時候分析問題不能看絕對的數字,要看相對的數字,要進行結構性分析?,F在美元還在繼續升值,美元去年到今年升值了10次,預計到年底還會有兩次升值50個基點,美聯儲已經釋放了這個信號,近幾天人民幣還在繼續貶值,已經超過1:7.17。

  按這樣的比例,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可能還會超過9%,中美兩國在GDP總量上比較,實際上已經有不可比的因素了。再有,美國調整了統計方法,為了提高GDP總量,把家庭勞動也計入美國GDP,美國家庭勞動產生的GDP大概在1萬億美元以上,但中國家庭勞動是不計入GDP的。因此,中國和美國的GDP比較,既有價格因素、匯率因素,也有GDP的構成因素。

  不要看表面上中國對美國的GDP比重下降了4個點,就認為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拉大了,這是基本不成立的。對GDP增長速度要客觀、理性而系統進行結構分析,才能得出中國GDP增速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對美國也好,對歐洲也好,中國到底是增了還是降了?差距是拉大了還是縮小了,這些都是基本判斷,都會影響到我們的信心。

  IMF今年預測,歐盟一半以上的國家將處于衰退狀態。IMF最新預測,美國的GDP調高了一個點到1.6%,原來預測是0.6%,中國也調高了一個點到5.6%。從增速來看,美國的增速還是大大低于中國經濟增速,雖然這并不代表今年年底的實際增速。5個月過去了,后面6、7個月到底怎么樣,有待于我們努力,確實也到了要拼經濟時候,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底盤,經濟發展的質量是靈魂,經濟發展的絕對量是秤砣。

  總體上,怎么看經濟增速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進行透視,厘清相關認知偏差。

  財視傳媒:怎么看現在的通脹率,許多人擔憂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通縮期,因為當前CPI、PPI等數據都是全球最低的,而PPI在5月份時更是負數,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陳文玲:去年開始,美國與歐洲各國通脹率居高不下,拉美國家、非洲很多國家通脹居高不下,在全球性通脹的大背景下,中國仍然保持了低通脹,CPI在2020年僅為0.7%,2021年為1.5%,2022年為2%。低通脹并不意味著一定是通縮,我認為,它是中國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的一個成果而非問題。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

  一是影響價格因素,生產資料價格的因素。中國的低通脹主要受生產資料價格的影響。生產資料價格的穩定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利潤。最重要的因素是能源價格。中國能源價格之所以穩定,是因為中國已經采取了多元化能源戰略。

  我們已從48個產油國進口原油,從10個天然氣生產大國進口天然氣,形成了一個多元化布局。我們從三個方向進口天然氣,中緬一個方向,中俄一個方向,中國-中亞一個方向,這三個方向有我們的天然氣輸氣管道。

  中國和卡塔爾簽署了27年天然氣的供貨協議,平均年供貨是400萬噸。中國與伊朗有25年的協議,和沙特也有長周期的合作協議。和俄羅斯的能源供求關系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從2022年到今年1-5月份,中國能源第一大來源國已變成了俄羅斯。去年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增長了23.2%,進口石油增長了32.71%,進口天然氣增長了2.2倍。目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占中國能源進口總量22%。

  我個人認為,中國經過若干年努力,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能源多元化供給格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源抗風險能力、抗國際價格波動的能力在上升,這是直到現在中國生產資料沒有急劇上漲非常重要的原因。

  現在歐洲制造業向美國轉移,主要是因為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北溪管道被炸之后,歐洲低價能源渠道被徹底切斷,導致歐洲能源成本不斷上升,歐洲的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不斷提高,歐洲幾十年的低通脹格局被打破,變成高通脹、高價格、高成本、高風險。此外,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也加速了這一進程,使歐洲制造業更加難以在歐洲本土生存。

  經過多年努力,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這10年,共建“能源絲綢之路”邁出了非常重要的步伐。例如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我們連續5年排名第一的LNG進口來源地是澳大利亞,占中國的34%;卡塔爾處于第2位,占中國的24%;俄羅斯處于第3位,占中國的10.1%;馬來西亞占中國的11%,印度尼西亞占中國的5.8%,巴布亞新幾內亞占中國的4%。在天然氣方面,我國最主要的進口來源是土庫曼斯坦,占比高達61%。此外,中亞國家、俄羅斯也是我國天然氣進口重要的來源地之一,通過構建幾個方向的天然氣管道,供應穩定且價格平穩。

  煤炭方面,從俄羅斯進口的比例已占到23%,為我國能源供應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可以看到,中國從石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煤炭到新能源,我國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的。我國與眾多能源進口國家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和供貨協議,這意味著我國能保持穩定的能源供應和價格。在國際上能源價格出現飛漲的情況下,中國的能源價格依然保持穩定,這是應該說是我們很大的成績。

  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石油沒有儲備,我們一旦產生和歐盟一些國家那樣的情況,中國的通脹會應聲而起,生產資料價格馬上就會飆漲,進一步帶動制造業生產成本上漲,制造品的價格馬上也就上去了。從這個角度看,維持低價格,不是經濟衰退的表現,而是經濟穩定的重要表現。從這個角度看,這確實是成績而非問題。

  不能簡單地按照西方經濟學的傳統分析方式只看數字,就像我剛才說到的GDP一樣,單純看數字全是問題,但是把結構掰開揉碎來看,實際上這是我們多年來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是為中國經濟爭取的好的外部環境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我覺得分析問題要換個角度看。

  二是社會消費品價格穩定。我國通脹率比較低,食品價格總體穩定,沒有出現糧食危機,這幾年豬肉的供應也是挺穩的,特別是大規模養殖,加上國家的儲備,在平抑市場價格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油料價格也是穩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保證了生產資料價格的穩定。

  把飯碗掌握在自己手里,糧食的穩定,生豬規模化、養殖結構性調整,油料的保障,這使體現人民生活支付成本的社會消費品價格指數保持了穩定。

  中國制造業的產業配套體系是完整的,國內勞動力價格雖然在上升,但是有一部分產業鏈、供應鏈重新布局,轉移到東南亞一些勞動力價格低的地方,我們再進口實際上也降低了消費品的價格。

  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調整過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規律意味著,全球產業鏈會不斷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新的供應鏈結構。同時,這也擴大了生產范圍,創造了新的財富或者是新的產業布局。

  從CPI和PPI指標來看,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5%,2022年2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4.1%,這表明一些制造業正在向外轉移。通過這種轉移,實際上將制造業生產中成本驅動的部分價格上漲部分轉移了出去?,F在從能源價格、從大宗商品、糧食油料,生豬價格看國內都還是穩定的,我們變成全球性通脹中價格最穩定的國家。

  幾個因素導致中國在全球性通脹中保持低通脹的唯一或唯二的國家,低通脹是多年來我們求之不得的一種局面,如果沒有這個保障,經濟增速下來了,價格水平上去了,那么問題就大了,整個供求關系就會紊亂,社會矛盾就會更大,好多問題解決起來會更加困難。

  財視傳媒:您如何看待眼下全球方興未艾的“去美元”浪潮?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會否得以加速?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如何把這些問題厘清?

  陳文玲:關于全球“去美元化”的問題,美元到底在中國經濟增長中還會扮演什么角色?我覺得一些人的預期有點前置了,把這種預期和趨勢前置,會使我們產生一些誤判。雖然“去美元化”是一個大趨勢,是一個歷史潮流,但我們不能忽視美元作為全球主要貨幣的使用慣性。當然,隨著美國國家信用的降低,美元是從黃金的價值符號或者是準黃金的價值符號,已經變為沒有黃金含量、沒有實物含量的完全的紙幣或者叫信用貨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實際上和其他國家的貨幣沒有兩樣,它之所以還是世界的主要貨幣,是由于美元霸權和其他國家選擇美元的使用慣性,導致其強勢地位仍然存在。

  貨幣儲備方面,目前美元仍然占據58%的份額,雖然已經降低了許多,但它仍然是國際貨幣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歐元全球占比曾經一度超過美元,但是面對美國的三次打擊后,歐元的份額又下降了,已經再次低于美元。

  美元實質上從黃金的價值符號變成了紙鈔,成為信用貨幣。如果美國繼續采取霸權、霸凌、霸道政策,那么美元的霸權注定會崩潰,但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呢?“去美元化”進程已經開啟,但并不意味著馬上就能改變現有的世界貨幣體系和結構。

  某種程度上,美元現在主導地位是源于美元使用的慣性,自美國9.11事件后,美國以反恐的名義,把它與SWIFT結算體系緊密相連,使用美元結算的貿易受到硬約束,使其成為一種可以制裁任何一個國家的強大經濟武器。美國已經使用將制裁國剔除SWIFT制裁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古巴、中國及其他國家,這已經成為一個全球人所共知的問題。此外,貨幣流通規律,對美元的地位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和美元分庭抗禮或者說占有對等地位,并對世界經濟與貿易產生相同的作用。因此應認識到美元的替代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當前“去美元化”已經形成潮流,但是美元失靈、美元失效、美元瓦解,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歷史過程,除非出現重大意外,這個過程才有可能會加快。一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采取各種措施,以逐漸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種趨勢已經導致了全球范圍內“去美元化”現象,包括使用其他貨幣作為結算手段、外匯交易等方面。有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去“美元化”的措施,其中包括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等大國??偟膩碚f,各種形式的“去美元化”進程已經開始了。

  其次,數字貨幣的興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加快,據IMF數據,全球已經有120多個央行在研究和推出數字貨幣,如果在此基礎上形成全球鏈接,數字貨幣一定程度上可以繞開美元。

  再次,石油美元體系已經松動。沙特提出要用人民幣結算,中國和伊朗的貿易用人民幣結算,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用人民幣、盧布結算,中國與卡塔爾的交易用人民幣結算等等。金磚國家今年在南非召開會議,研究金磚國家的建立金磚國家貨幣或者金磚國家結算體系。

  繞開美元的結算體系現在已經有30多個了,包括歐盟的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和伊朗進行石油結算的體系。美國從1894年GDP超過英國,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美元的貨幣地位,1971年美國放棄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變成了實際上的信用貨幣,這個過程大約持續了近130年的過程,其中貨幣演化有78年時間。

  基于歷史與現實背景,我覺得在有幾個問題不能誤判。

  第一,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了,但是其占比仍未達到IMF貨幣籃子的比重。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占比為10.92%,經過去年的調整,已經達到12.28%。但是在國際貨幣儲備中,人民幣占比仍然不到3%。在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的比重也不到4%,連SDR籃子中確定的特別提款權的比重都沒有達到,就談不上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支柱貨幣,能和美元、歐元三足鼎立,人民幣這一足還沒有真正形成,對此要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第二,無論全球貿易結算的美元,還是貨幣儲備中的美元,比例是在下降,但是總體上還是占據主導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建立數字貨幣與各國結算體系,都是為了繞開美元,但是現在有一個非常大的困擾,目前還沒有一種貨幣能夠成為大家共識的替代品,能夠完全替代美元的地位。85%以上的貿易結算還是要通過SWIFT系統進行,這個體系是原來是多國金融體系建立的電報發文系統,美國“9.11”事件以后,美國利用這個體系,把它逐步變成了美元結算、清算監控體系,對全球金融進行體系性控制。

  長臂管轄,對俄羅斯制裁,對中國威脅制裁,都用到了這個體系,這已經成了美國長臂管轄制裁的一個政治工具。

  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結算體系,只有成為全球性的、大家共同使用的而不僅僅是中國使用的體系,人民幣成為各國共同認同和使用的貨幣,而不是中國和雙邊貿易中結算中的工具,那個時候才能說人民幣真正走向了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還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是人民幣國際化會在一定情況下會出現驟然上升。由于中國的國際地位、競爭力加強,世界真正放棄美元不再使用美元,認為美元不再可靠,真正形成了全球共識,并且在全球貿易結算、儲備中共同行動的時候,很多國家選擇使用人民幣會驟然上升。

  第三,拋開美元結算體系,特別人民幣結算體系被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時候,我們可能才能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和國際結算的重要的平臺和載體。

  現在石油期貨是用人民幣結算并和黃金掛鉤。我覺得隨著中國實際上是類似金本位的貿易方式的推進,高端貿易方式和市場交易方式更加得到認可,人民幣的使用量可能會驟增。在常規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路程比較漫長,一直在橫盤,進展并不快,但是從趨勢上看,從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以及各國對中國的認同度,還有中國的道德、道義制高點等方面來看,人民幣使用者有可能出現驟增的情況。

  財視傳媒:近期人民幣匯率明顯走弱,如何看待美元走勢對人民幣幣值的影響?貿易結構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您有何建議?

  陳文玲:美元對全球貨幣體系的影響仍然非常大。美元的升值或貶值對其他國家的貨幣也會產生影響。例如2022年,美元的升值對于世界其他主要貨幣都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這表明美元仍然具有攪動世界金融市場的能力。

  今年人民幣已經貶值了兩次。在2022年前11個月,我國的外貿順差超過8000億美元,但貨物貿易結算只用了2256億美元,造成了5740億美元的差額。這導致許多企業持有大量外匯,采取持幣觀望的策略,同時還對2023年人民幣匯率的價格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人民幣因此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下跌。

  當前貿易結構變化確實比較大。現在,我國對一些國家的進口急劇下降。以韓國為例,它原先一直都是中國的貿易順差國,但現在已經連續15個月對中國出口都在下降。今年1-5月份,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下降幅度尤其明顯。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韓國對華出口同比減少了1/3。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6月公布的數據,韓國對華出口的總額已經降至4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7%。韓國現在的貿易狀況與中國呈現逆差,其中,顯示器的下降幅度最大,達到了53%;半導體下降44%,是下降幅度很大的領域;其次是汽車零部件下降30%。

  目前,韓國現在跟隨美國禁止高技術產品對中國出口,包括顯示器和半導體。這是韓國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韓國一直依賴于這些出口。盡管如此,韓國對華的投資去年卻上升了68%,今年1-5月份也出現了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如去年。

  人民幣國際化仍然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與美元的匯率關系,美元的升值和貶值會影響人民幣的價值。另一個挑戰是貿易結算的問題,尤其是美元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如果人民幣在未來貿易結算的比重較低,這可能會導致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強。

  我對美元的判斷是,盡管美聯儲今年可能會再加息兩次,但當加息達到50個基點之后,美國依然難以達到2%的通脹目標。目前通脹率已到達了4%的水平,盡管美聯儲已經加息10次,加了500個基點,但達到2%的通脹目標仍然十分困難。如果繼續加息,則至少需要再加到600個基點或者以上。目前,美國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利差,引發儲戶資本突然流失去轉而尋求更高收益。

  目前美國2600多家銀行面臨風險。盡管美國經濟增長率為1.6%,就業率良好。美國政府不一定需要將通脹壓到2%之后再降息。我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美國貨幣政策將發生重大調整,可能從加息周期轉向降息周期。

  人民幣現在還不能完全擺脫美國升息、降息的影響,但近年人民幣和美元是逆周期調節的,中美貨幣周期不同步,美元升息,人民幣會降息。我覺得不妨在美元即將轉為降息前后,中國快速改為升息。在升降息兩個不同的貨幣政策轉換的時期,增加中國吸引國際資本的能力,促進國際資本大規模向中國流動,對于恢復中國經濟的信心、增強對中國市場的預期,會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在线播放视频 | 资源av在线 | ai杨幂被弄高潮在线看 |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大全腾讯地图 | 久久午夜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免费澳门 |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忧物 | 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夜夜嗨 |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 国产日韩专区 | yy111111少妇影院中文字幕 | 777色婷婷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 精品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XXXXBBBB | 日韩免费播放视频 | 超caopor在线公开视频 | 亚洲激情久久 | 亚洲成人播放 | 中文字幕28页 | 一本大道伊人av久久乱码 | 久久精品免费在线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网站2 |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98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日韩新区 |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 A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 | 99色网站|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老师快 | chinese国产丰满麻豆 | 老司机色视频 |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 麻豆传媒tv | 脔到她哭H粗话H好爽五星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蜜臀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av无码一区二区 | 黑色丝袜秘书夹住巨龙摩擦 | 丁香五月开心婷婷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