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構建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
- 發布時間:2023-05-05 10:02:54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5月2日電(王鏡榕 劉家琪)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把“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放在擴大內需各項舉措中的首要位置,“提質升級”將成為文旅消費復蘇的重要課題。現階段,我國文旅產業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供給優化與需求適配相互促進是“內循環”驅動下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關鍵。
如何把握關鍵,推進“十四五”期間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王修志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以下是王修志訪談:
以法治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建設為抓手,構建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應該意識到,當旅游休閑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剛需,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更深層次意涵可能就不僅僅反映在出游人數、消費額度或者就業人數、GDP增長等經濟績效指標上,而是在于形成供給與需求良性互動的長效發展機制,即與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市場體制機制。
一方面,要著力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先進要素進入假日經濟市場提供法治保障,確保市場經營、市場競爭健康有序。重點是依法保障包括外資、民資在內的各類資本參與文化和旅游資源市場化開發的權利,進而引入先進管理、先進人才、先進技術,通過高水平、法治化市場競爭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要著力建設法治化消費環境,依法保護旅游休閑活動中的消費者權益。假日經濟可能是民眾參與度最高的經濟形態之一,這就決定了消費群體的多元化、異質性,也決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復雜性以及優化相關法律法規的緊迫性。作為消費時代的制度根基,要以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契機,系統性地梳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制度短板,積極借鑒發達市場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經驗,及時修訂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
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資源,依法為消費者和公眾參與消費環境治理賦權,建立健全職能部門、消費者協會、社會公眾“三位一體”的協同治理機制。此外,假日經濟活動涉及發改、文旅、商務、市監、城管、交通、稅務、規劃、消防、公安等諸多部門,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建設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簡言之,假日經濟高質量發展又有賴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決于各地政府的行政理念和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