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中: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擔當
- 發布時間:2023-04-23 14:55:47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4月19日電 4月19日,圍繞“重塑大國競合之道:美欲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應對之策”主題,中宏論壇第三十五場在線研討會召開。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許正中教授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發言。
以下是許正中教授發言: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又針對中國搞了一次投票,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認為中國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無論美方這次投票的居心何在,都不會影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立足于本國國情與民族利益,以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勇氣,破除了舊有人類文明發展的藩籬,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兼具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生動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成果。它刻畫了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新圖景,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人類社會謀進步與謀幸福的全球擔當,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一、胸懷天下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表達
“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悠久而綿延的思想淵源,秉承中華優秀文明理念,彰顯了“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宏大主張,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有機融合起來,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的千年文明,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一)中國的天下觀鐫刻在中華文明的基因中
從歷史源流來看,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其現代化也必然奠基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與治理智慧。中國的現代化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這是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之間深層次的不同。天下觀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傅斯年認為,“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一種美德,有四海一家的風度。”天下一家,是一種理想,一種文化精神,一種道義。中國文化的人文天下觀,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持久性。
中國天下觀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孕育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內在特性,以“仁”為內在動力,追求大同之道。因而中國式現代化也具有了開放包容的心胸,以全體人類為視野,用世界整體眼光,作為構建人類未來發展模式的理論原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全人類的和平共存。
(二)中國積極肩負起新時代的國際擔當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針對世界范圍面臨的一系列現代化困境和危機,中國倡導和推進“一帶一路”,承諾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世界之問和時代之問。中國式現代化極大地推進了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進步。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秉承“以和為貴”“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的精神和理念,成功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剝削掠奪之路,彰顯了和平發展優勢。
中國式現代化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代化,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積極融入世界歷史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順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也回應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以深刻的戰略思考審視全球未來的命運,為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三)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級公共產品的重要供給國
在全球治理中,中國為世界的和平提供了5萬人次的維和部隊,為維護世界和平這一最大的公共產品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全球發展方面,又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帶一路”發展平臺,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還創建了亞投行、絲路基金,打造了最具廣泛性和包容性以及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事實證明,中國基于公共利益需求凝聚國際公共產品供給共識;通過區域性公共產品正外部性有效促進了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二、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人類發展新時代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根植于中國大地,更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深思,為世界語境下的未來發展模式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展現出世界的共同價值,是一種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批判繼承人類文明成果,具有文明包容性和開放性,對世界多樣文明的交流互鑒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一)以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尤其是要發展先進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是以發展現代生產力為根本任務的現代化。
(二)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積極的世界示范效應
從世界現代化幾百年發展的歷史進程看,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歷史狀況不同,各國采取了不同的發展路徑。現代化的實現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乃至聯盟體的共同目標,但現代化發展道路是多樣的,不存在唯一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兩大奇跡,這兩大奇跡也要世界化,以中國式現代化來促進世界的快速發展和長期穩定。
三、構建競合多贏的世界發展新格局
在當今時代,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很容易受到國際環境巨大變化的沖擊而中斷或者倒退,最終不能實現現代化。穩定的外部環境為現代化進程提供了持續性的基礎,這對于實現一國的現代化至關重要。國家之間的競爭必然存在,以各種合作形式為紐帶,在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為人類進步提供良序,打造競合多贏的世界新格局,維護人類現代化進程。
(一)未來的世界是競合多贏的正和博弈的全球治理體系
在新一輪全球化的沖擊下,國家作為分工者利益的集中代表,其競合多贏順應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符合國家之間的交往需要,必然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競合多贏不僅作為一種價值取向,也是一種嶄新治理形態,勢必產生包容、普惠、民主、公正等全球治理目標,本身也蘊含著公平正義,隨著文明發展走向更高階段,必然會成為歷史趨勢。
(二)中國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思想框架
今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性思想公共產品提出十周年。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全球發展倡議以及全球安全倡議這三大倡議,包含了用人類文明共同體思想來解決全球性問題、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改革,是一種具有基礎性、廣泛性、協調性的共同利益觀,為共同利益的實現提供了可行路徑,推動不同民族和國家在具有廣泛性和公共性的問題上的共同參與。
(三)積極推動數字文明下的全球化3.0版
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是經濟現代化,經濟發展無疑是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來源,當下現代化進程是以數字技術革命為先導,以智能化為內核的社會性變革。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數字經濟正在徹底改變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運行的邏輯底板,以開放促和平、促發展,構建起相互嵌入、互相滲透的一體化世界,為全球各國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共同獲取中國的發展紅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