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鄉村數字經濟水平 助力鄉村振興更好實現
- 發布時間:2023-03-16 07:49:00
- 來源:中宏網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以新一代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為核心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內生動力,因此要加快發展智慧數字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實施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數字化綜合服務體系,提升鄉村數字化水平,是現階段我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加強專項建設資金支持力度提升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水平
一是加大對數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擴大財政資金投入和引導力度,統籌利用好現有涉農政策與資金渠道,支持數字鄉村重點項目建設;鼓勵地方探索構建數字鄉村服務資源池,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數字鄉村建設。二是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光纖寬帶、網絡信號等通信基礎建設向鄉村覆蓋延伸;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網絡、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實現農村地區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全覆蓋,推動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三是加快農村地區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數字化管理體制,加強基礎數據統計、歸集和共享機制建設;加快完善農村地區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水利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實施農村電網管理數字化提升工程,提高農村供電可靠性和供電保障能力。
持續引進數字信息技術人才加大鄉村數字技術人才培養
一是鼓勵高技術人才主動流向農村。加大引進高技術人才的財政支持力度,提高技術人才的經濟待遇,做好筑巢引鳳服務工作;采取專兼職相結合方式引進稀缺人才,促進各地專家庫信息互聯互通,達到共享優質人才的目的。二是加強數字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培訓,提升農村人口數字素養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強化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加大農業農村急需數字人才職業教育供給。三是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養力度。通過開辦職業培訓學校,或者通過電子商務培訓班,教會農民拍攝短視頻、運營抖音賬號等數字工具,讓農民掌握基本的數字化網絡技能;推動“農民”身份認同轉變,讓村民意識到“農民”和其他職業的平等性,實現從身份的“被動”賦予到“主動”選擇。
繼續推動農村消費轉型升級繁榮和發展鄉村數字文化
一是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繼續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支持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臺等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拓展,加快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村。二是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分類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推廣農村寄遞物流末端共同配送,推進抵邊自然村郵政普遍覆蓋;引導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郵政企業強化數據驅動,推動產品創新數字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為農服務精準化,支持農企加快數字化、連鎖化轉型升級。三是加強鄉村網絡文化陣地建設。持續深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大對“三農”題材網絡視聽節目的支持,增強優質內容資源供給;規范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加大農村地區互聯網宗教有害信息監管和處置力度,大力宣傳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四是推進鄉村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大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力度,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持續推動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依托鄉村數字文物資源庫和數字展覽,推進鄉村文物資源數字化永久保存與開放利用。
推動農村金融科技廣泛應用暢通數字鄉村金融循環血脈
一是強化農村數字金融服務。持續推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積極穩妥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大金融科技在農村地區的應用推廣,研發適合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金融產品;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數字化建設,不斷提升授信覆蓋面。二是加快傳統農村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衛星遙感技術等,提升鄉村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從技術層面提升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承載力。三是加強鄉村數字金融風險管控。完善農村地區的征信體系建設,將農村居民的征信納入金融機構的業務范疇,保證征信信息錄入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農村地區金融用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級,將評級結果作為依據來判斷信用狀況、違約概率。建立起數字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保證及時的風險提示,實施有效的風險防控工作。加強對鄉村數字金融平臺的備案和監管,降低金融詐騙和利用不正當的互聯網技術對鄉村數字金融系統實施侵害的發生概率?!咀髡撸狐S慶華、王浩力,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文是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追加重大項目《“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批準號:2021ZDZJ24)》的階段性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