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質量發展政策環境 促進東北產業質量振興
- 發布時間:2023-02-13 13:58:13
- 來源:中宏網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要求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綱要》從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等八方面提出27項任務。其中,在“打造區域質量發展新優勢”任務中明確提出“推動東北地區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改造升級和質量振興。”這是《綱要》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賦予的具體任務要求。結合《綱要》以及《關于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優化東北地區質量發展環境,促進產業質量振興應重點做好以下五點工作:
一是打造區域質量工程。依托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城市群開展質量協同發展試點,爭創國家質量創新先導區。推動不同類型城市根據自身定位和資源要素優勢,制定實施城市質量發展戰略,優化城市質量發展環境。鼓勵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培育一批產業集群商標和區域品牌,促進產業質量振興。
二是健全質量分級機制。鼓勵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圍繞產品性能、技術能力、用戶需求等制定質量分級標準,運用檢驗檢測、合格評定、滿意度調查等手段,對重點產品試點開展質量分級評價,建立健全質量分級發布機制。以機械、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專業化質量分級為試點,建立健全質量分級、應用分類的市場化采信機制。
三是提高質量服務能力。加強質量基礎能力建設,發揮各類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加大面向中小企業的質量和品牌服務供給。發揮國家、省級各類產業創新中心作用,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并推廣應用。支持專業機構加強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能力建設,鼓勵為企業服務。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知識產權、標準驗證、質量診斷、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高水平質量標準供給,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四是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建立消費者投訴、產品召回等信息共享機制,引導行業對共性質量問題進行警示和改進。配合有關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聯合懲戒嚴重質量違法失信行為,推動構建公平、公正、開放、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五是營造質量振興文化。積極開展質量興業、質量比對、品牌培育等活動,總結成功經驗,加強宣傳推廣力度。推動行業檢驗檢測實驗室向公眾開放,提高全民質量意識。(作者:韓亮亮,遼寧大學商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