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穩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0關口怎么看?
- 發布時間:2022-09-19 13:53:05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9月16日電 繼9月15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這一關口,這是自2020年“破7”后時隔兩年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度“破7”。16日,亞洲交易時段盤中,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亦跌破7.0關口。離岸、在岸人民幣先后跌破7.0關口,為兩年來首次。人民幣匯率破“7”有哪些影響,如何看待?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中宏觀察家戴穩勝就相關話題接受中宏觀察視頻訪談。
戴穩勝:我想從三個角度談談這個問題。
一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什么會下跌?表面原因是中美兩國貨幣政策差異。由于美國通脹嚴峻,加上放松疫情管控帶來的暫時性脈沖式復蘇,美聯儲加緊時間加息縮表,而中國卻在同一時期采取了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如降準降息等,由此帶來的中美長期利差的倒掛與擴大。今年4月中美長期利差開始倒掛,到目前為止,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比低70個基點左右。中美利差的倒掛的不斷擴大,就可能引發資本市場跨境資金外流到美國,從而壓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二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有什么影響?我們認為破7沒什么了不起。5月我們就說過,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在6.7上下0.5寬幅波動正常得很,但任何人任何勢力期望單邊做空人民幣獲利,恐怕市場會給他一個教訓。前期外匯存款準備金降兩個點不過是中國央行對匯率的一個表態,既表示央行不會允許人民幣急速貶值,同時央行仍有若干政策工具根本沒有動用,也證明央行并不認為態勢有多嚴重。
而且我們認為,當前中國企業的外貿競爭力跟匯率貶值沒什么必然聯系,只是基于疫情管控良好、產業鏈韌性強。否則德國馬克、日元對美元貶值更厲害,他們為什么近期貿易狀況不佳?倒是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是在實實在在地增長,增速最慢的是1月,達17.6%,增速最高的是2月,達45.2%。這一方面是受中國防疫業績的影響,另一方面,跟匯率間的關系也值得思考。
第三,我們認為不久的將來,人民幣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貨幣。我們考察年初至今,中國努力抗疫、保障實體經濟,為此承受著服務業的嚴重打擊以及經濟增長緩慢、失業問題加劇等痛苦。而海外卻對疫情不加防范,從而服務業亮眼增速可觀,但疫情之下卻是感染與死亡人數不斷增加,LONG-COVID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各行業操作失誤劇增,實體產業不斷受損,逆差逐步加大。不用太久最多一年時間,我們要恢復服務業說恢復就能恢復,歐美印日等國要恢復實體產業,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所以隨著疫情與全球經濟社會的錯綜發展,中國經濟必將成為全球最亮眼的綠洲,而人民幣在中國經濟的支持下成為最強勢的貨幣就是順水推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