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平:加快三種醫保統一,實現全民就醫公平
- 發布時間:2022-09-05 14:12:15
- 來源:中宏網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醫療保障事業的快速發展,全社會已經形成效果明顯的以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為主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但是目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差異還是很大。農民和城鎮居民同住一間病房,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卻明顯不同,就醫公平問題以及老百姓對“公平醫保”的訴求也是越來越強烈。新時代新的形勢在催動著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三保合一”,真正體現和保障全民的就醫公平。
我國現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再輔之以醫療救助的醫保制度,是典型的城鄉分割、就業人口與非就業人口分割,這種分類難以體現就醫公平。原因有三:一是城鄉分割的路徑依賴。改革前城鎮是公費醫療與勞保醫療,農村是合作醫療,現在農村居民的醫保雖再無合作成分卻仍沿用過去叫法,并繼續采取分割方式推進,這顯然是舊體制的沿襲;二是漸進改革的路徑依賴。我國的改革事業普遍采取先局部試點后逐步擴展的漸進策略,醫保也不例外,先從職工醫保改革開始,再陸續建立覆蓋其他人口的醫保制度,從而導致了城鎮就業人口與非就業人口的分割;三是各地自主試驗,雖激發了地方的積極性與創新性,但因缺乏頂層設計,致使各地醫保模式五花八門。這種碎片化現象與我國的發展狀況有關,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同人群收入水平差距較大,決定了我國在現階段用一個制度、用統一的標準建立適合所有人群的醫保制度還有一定難度,但這個困難并非不可克服也是必須克服的。
現行的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個保險實際上性質相同,設計方式、管理方式和資金運行方式也屬同一類型,合并理應難度不大。時至今日還未能統籌的原因,主要還是城鄉制度分割與管理部門分割,并非財力問題,各地醫保基金其實有大量結余而非收不抵支。三種醫療保險制度中,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有很多相同之處,最具融合的基礎。兩者的自愿參保(參合)、籌資標準、籌資主體等籌資政策基本一致,覆蓋人群的經濟能力、現有保障受益水平也相差不大,兩者并軌管理幾乎不存在政策障礙。對重復參保問題而言,主要也在居民醫保與新農合人群之間,兩者并軌,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城鎮職工在參保政策、籌資模式及籌資水平等方面與其他兩個保險制度的差異較大,特別是籌資水平相差5~7倍左右,保障受益的差距還是客觀存在的。
不少專家認為,從實際出發,三種醫保的合并統一可以分“兩步走”,先合并運作方式更相近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整合為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再統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整合為全民醫保制度,逐步實現三種醫保制度并軌,這樣,才能讓醫改的成果為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同時,盡快從做實地市級醫保統籌開始,再向省級統籌邁進,最終實現全國統籌。有些發達地區人口結構年輕,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等人群之間收入差距小,城鄉之間幾乎沒有區別,當地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政府財力狀況好,可以先行一步。
提高醫保統籌層次也是方便百姓看病、解決地區之間待遇“不公”的一條有效途徑。提高醫保統籌層次,讓一個城市、一個省的同一制度參保人員同享一種醫保待遇,不僅能讓患者輕松異地刷卡看病,也可以有效解決目前地區間因基金承受能力、醫保待遇等不同而存在的醫保關系轉移難等問題,更可以提高醫保基金的共濟能力。
近些年,黨和政府一再強調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實現共同富裕對于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深化改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事實上,疾病是每個人所面臨的基本風險,某些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乃至危及生命,而且也會導致家庭貧困。所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國家反貧困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充分肯定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設偉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醫療保障領域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從共同富裕的視角看,現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對改善全社會收入分配狀況的貢獻還不夠大,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基本醫療保險是惠及面最廣、所需資金量較大、社會關注度很高的項目,對社會保障體系收入再分配的整體效應有很大影響。這就意味著如果國民基本醫療保障權益不平等,基本醫療保障對縮小收入差距的貢獻就會減弱,因而也就難以促進共同富裕。
現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適應性不強,也影響著部分社會成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權益。這些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發生著深刻變化,但為工薪勞動者設計的職工醫保制度基本上沒有實質性變化,因而對繳費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對勞動關系不明確或不穩定的新業態及其從業人員,對流動性很強的農民工,職工醫保制度就表現出了不適應。因此,許多應當參加職工醫保的勞動者沒有參保,他們可能參加了居民醫保,也可能沒有參加任何基本醫療保險。據這些年的統計,參加職工醫保的在職職工不到同期全國二三產業從業人數的一半,雖然按照現行規則其中有一部分不需要參加職工醫保,但依然可以看到,作為法定項目的職工醫保,遠未實現應保盡保。同時,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規定參加居民醫保必須具有本地戶籍,這就把大批常住非戶籍人員拒之門外,他們只能回到戶籍所在地參保。此等狀況,不僅影響著社會成員的參保權益,而且給老百姓帶來很多不便,也不利于共同富裕。
總之,基本醫療保障不僅是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人權,而且是政府向老百姓提供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就當前現實而言,建立健全公平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有益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益于實現共同富裕。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緊扣共同富裕這一基本目標,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有效率的醫療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在實踐中加快三種醫保統一,切實保障全民的就醫公平。(作者系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