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志:以《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促旅游業改革發展
- 發布時間:2022-08-01 08:47:58
- 來源:中宏網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民眾、業界對此頗多期待,而如何確保《綱要》扎實落地生效備受關注。
總體看,《綱要》是指導新時代、新階段國民旅游休閑發展之綱。過去10年,國民旅游休閑需求潛力加速釋放,旅游休閑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快車道,旅游休閑消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穩步提升。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相關數據看,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年人均國內出游約4.3次;入出境旅游總人數3.0億人次;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這充分凸顯了旅游休閑領域人口大國、經濟大國、國土資源大國和文明古國系統集成的獨特發展優勢。與此同時,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質量旅游休閑訴求與供給側、需求側的各種瓶頸約束矛盾也愈發尖銳。制定并落地執行《綱要》,有助于從戰略高度和理念深度培育、釋放國民旅游休閑需求,進而推動旅游休閑產業供需兩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并對經濟社會各領域產生正向外溢效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旅游業造成重大直接經濟損失,更嚴重挫傷了民眾和業界信心。為此,必須以《綱要》印發及落地執行為契機,響應民眾和業界訴求,以實質性的改革應對挑戰、增強信心并創造產業未來發展機遇。其中,節假日制度改革最受民眾和業界期待,是保障國民旅游休閑時間從而促進旅游休閑產業發展的前提,是落實《綱要》之綱。對于節假日制度改革的具體方案,民眾、學界和業界已有諸多真知灼見,此次改革務必要順應多數民意。其中,可能要特別考慮兩大國情:一是作為文明古國,我們有悠久而豐富的傳統節日文化,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有深厚的家庭團聚意涵,相應季節也特別適合出行出游,延長節日時間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二是作為人口大國和國土資源大國,必須統籌兼顧節假日安排的統一性與差異性,為錯峰出游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為此,建議全國人大在節假日立法改革中,授權各省級人大根據各地實際,制定全國性節假日在本地執行的法律規范,使各省級行政區劃錯峰放假有法可依。此外,從民族地區的實踐經驗看,建議授權各省級行政區劃因地制宜設置地方性節日。
實質性改革的另一要點,則應聚焦旅游休閑消費環境與營商環境改革。《綱要》落地執行,既要堅持頂層設計,更有賴于市場驅動這一底層邏輯。在市場需求側,要致力于保障消費者在旅游休閑過程中的合法權益。要適時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時俱進完善《旅游者權益保護條例》。《綱要》提出要加強國際交流,旅游休閑消費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建設可以積極借鑒國際經驗。在市場供給側,要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鼓勵各類先進要素進入旅游業和旅游市場,以公平公正的高質量競爭促進旅游休閑產品和服務的水平供給。(王修志:中宏觀察員、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