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豐:冷觀美國總統拜登韓國行的敗筆
- 發布時間:2022-05-23 17:19:01
- 來源:中宏網
當前,世界關注的熱點之一是美國總統拜登的亞洲之行。此次美國總統亞洲行,打破以往先日本后韓國訪問順序,而是顛倒性地先韓國后日本。為什么會這樣?俗話說地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相比日本,韓國對美國是有距離感的。與此同時,韓國與相鄰的中國、日本、以及半島北部都存在各種各樣不同問題。在此背景下,首先送給韓國總統尹錫悅一個大禮包——“上任以后迎來的第一位外國政要是美國總統”,無疑會在韓國總統及韓國民眾心理產生積極影響。這一點,不得不說拜登還真是一塊老姜。
從行程看,美韓5月21日下午舉行峰會,會談從下午一點半進行到三點半,然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共同舉行記者會見。內容上,美韓峰會要點有五個:第一,為了對應來自北方的威脅,確認美日韓三國合作重要性;第二,雙方一致同意要強化抑制力,今后協議擴大美韓聯合軍事演習;第三,雙方強化在經濟安全保障領域合作;第四,韓國會緊密配合美國倡導新經濟圈構想(IPEF);第五,不要把美韓同盟作用局限于半島,而是要能夠應對全球規模的課題。
從會談內容以及成果看,美國的確牢牢把握了韓國的軟肋——軍事威脅,試圖用美日韓小圈子和共同提高抑制力方法進行對應。前者是“數”上做文章,后者在“質”上花功夫,讓韓國感到不孤單,感到“后面有人”“后面有錢”。但是,只要熟悉美國政治外交操作的人都知道,“拉圈子”“畫大餅”“撒支票”是美國在任何一個熱點地區的慣常做法。
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每每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要讓這個熱點地區平穩、冷卻下來,而恰恰相反是要提高這個熱點地區的熱度,甚至通過不同方式把它點燃起來。這樣美國才能夠長期保持其存在感,也因此把這個熱點地區納入美國戰略框架,融入美國“套路”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保不了韓國的“穩”,只能帶來韓國的“亂”。
值得注意的是,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以后,正在試圖調整前總統文在寅的路線、方針、政策,美國、日本等也趁機積極拉拽。所以,尹錫悅總統面臨多種選擇,同時力求保持自身立場。媒體分析指出,從目前來看,在這次美韓聯合聲明中,沒有對中國進行指名道姓批評,應該是韓國發揮了主導作用;美國為此感到無奈的同時,便把邀請韓國參加美日澳印四方框架集團事情做了推遲;5月22日,日本《東京新聞》引用韓國高官的話,“根據國際規范建立的組織,不能把中國排除在外”,也就是說,韓國不贊成美國倡導的新經濟圈中有關排除中國內容。或許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博弈”,日本《產經新聞》指出,這次美國總統拜登給韓國開的是“空頭支票”“看起來是強調共同應對北方壓力,但實際上的共同對策一個也沒有。”
冷觀拜登韓國之行,不能說沒有成果,但敗筆連連也是無法否定的。盡管美國與日本、韓國分別都是軍事同盟,但韓美軍事同盟還不能夠做到日本那般毫無節操的無縫對接。(作者系中宏觀察家、《日本華僑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