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志:為旅游消費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制度紅利
- 發布時間:2022-03-30 09:48:54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3月28日電 聚焦“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主題,中宏論壇第二十二場在線研討會3月28日下午召開。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王修志應邀出席研討會并作主題發言。
以下是王修志發言:
進入新時代,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旅游消費需求為基礎,旅游業已成為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的重要支撐。到2019年,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和就業的綜合貢獻均已接近11%。在脫貧攻堅、小康建設、鄉村振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進程中,旅游業也發揮著獨特作用。面對疫情沖擊和穩增長、保就業挑戰,要充分利用“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這一戰略性有利條件。在出臺紓困政策精準幫扶旅游經營企業的同時,更要聚焦億萬民眾尤其是4億多中高收入群體的品質型旅游休閑需求,以改革創新破除需求束縛,為旅游消費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制度紅利。
首先,統籌構建旅游消費區域協同服務機制,最大限度降低跨省游不確定性沖擊。鑒于旅游消費的人員跨域流動特性及相關服務需求和風險跨域轉移,無論是立足當下的疫情防控還是著眼于未來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都亟需構建旅游消費區域協同服務保障機制。其關鍵是構建旅游消費相關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這需要文化和旅游部牽頭,會同各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充分發揮旅游平臺企業、保險公司等市場主體作用。建議盡快將跨省游熔斷機制轉型為全方位的跨域旅游服務保障機制,即:在各地防疫制度協同,健康碼互認等基礎之上,構建基于大數據信息支持的,政企協同、央地協同、省際協同的旅游消費服務機制,力求“非必要,不熔斷”。
其次,以旅游者出游決策權為導向啟動節假日制度改革,有效化解出游時間沖突。節假日制度改革的基本邏輯,是在現行節假日設置方案的基礎上,盡量賦予旅游消費者靈活決策、錯峰出游的權利。具體建議有三:其一,將節假日放假時間安排授權省級地方政府,鼓勵各地節前或節后放假。比如國慶節,在保證十月一日當天全國放假的同時,可以提前或延后放假。這樣可以在9月23日-10月7日兩周內錯峰放假,也有助于形成更富效率的區域旅游協作模式。其二,全國人大授權省級人大,結合各地歷史文化、民俗或紅色旅游資源,設置一項3-5天的地方性節假日。從廣西等民族自治地區的多年實踐看,群眾反響熱烈,旅游消費促進效應顯著。其三,考慮到家庭游、親子游、研學游等日益強烈的旅游消費需求,應鼓勵企事業單位盡量將員工年假安排與寒暑假相匹配。
最后,健全權威且可執行的旅游消費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真正塑造消費者市場主權。旅游消費權益保護制度,是培育良好的旅游產業生態,支撐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性制度。該項制度創新的要點是可執行性和權威性:一是適時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僅要明確國家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職責,更要對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履職盡責作出剛性約束;二是依據前述兩部國家法律,在總結地方和職能部門實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出臺具有法律強制力和現實可操作性的《旅游者權益保護條例》,加強對旅游者的消費權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