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貿外資“開門穩”商務部為促消費穩定恢復出“實招”
- 發布時間:2022-03-02 07:54:47
-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財經3月2日訊(記者王晨曦)當前消費形勢如何?如何發力促進消費穩定恢復?如何穩定“外資外貿”基本盤?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1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回答了這些宏觀熱點問題。
如何“穩消費”?打造“消費升級”平臺支持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去年消費持續穩定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特別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比達到了24.5%。
“但可以看到,消費的下行壓力還是很大,今年穩消費壓力不小。”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發布會上表示,首要的是將紓困幫扶政策落實到位。
他指出,此前國務院等14部門聯合出臺了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對這些行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出了力度大、針對性強的紓困幫扶政策。
“其次,要打造消費升級平臺。”王文濤表示,去年推出了五個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經過近一年的培育,繼續總結、提升。同時,進一步推進步行街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還要鼓勵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發展,如特色街區、網紅打卡地等。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壯大定制、體驗、智能、時尚等新型消費,發展綠色健康消費。
如何“穩外貿”?繼續落實減稅降費等政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2021年,中國外貿增長21.4%,連續跨越5萬億、6萬億兩個臺階,達到6.05萬億美元。在如此高基數基礎上,2022年如何“穩外貿”?
王文濤在發布會上指出,世貿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勢頭減弱。從供給沖擊來看,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供給仍沒有恢復正常,供應鏈“瓶頸”還沒有得到緩解,短期內預計也難以緩解。從預期轉弱來看,缺柜、缺工等問題持續困擾外貿企業,原材料價格、運價成本還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前兩月來看,外貿基本上實現了穩字當頭,就是開門穩。”王文濤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內容,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一是做好穩外貿政策的落實和儲備。把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到位,把金融保險等惠企舉措用足用好,把貿易便利化措施抓實抓細,全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保訂單、穩預期、拓市場。
二是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暢通。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建設,支持加工貿易穩定發展,培育新一批邊民互市落地加工試點,深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培育貿易雙循環企業。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物流、結算暢通,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作。
三是持續推進外貿創新發展。國務院批準了新設27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新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已正式實施,清單商品進一步增加,類別更加豐富。同時,還要支持海外倉發展,建設完善海外倉網絡,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培育一批離岸貿易中心城市(地區)。
如何加大外資吸引力?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強化推動制造業吸引外資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吸收外資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萬億元人民幣,達到了1.15萬億元,是近十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增速達到了14.9%。今年1月吸收外資“開門穩勢頭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達到了11.6%。
如何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王文濤在發布會上表示,主要發力在兩個方面,一是保穩,二是促優。
王文濤指出,保穩,就是穩存量、促增量。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進一步發揮好一些開放平臺的招商引資作用,如21個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
“促優,就是優結構、提質量。”王文濤表示,近年來,我國利用外資的結構總體上持續優化,但去年數據顯示,制造業的引資規模和占比出現了下降趨勢,制造業引資的規模下降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下一步將推動強化對制造業吸引外資的支持力度,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
再從區域角度來說,中西部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加強,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地改善,如中歐班列開通等,都是跟進出口緊密配合支撐的。因此,中西部未來發展、特別是對吸引外資很有潛力,雖然地區發展存在差距,恰恰代表著還有潛力,要落實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中西部地區發揮自身優勢,培育新的產業,承接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打造引資的新增長極。